静物照片和人像在调色上还是有所不同的,本篇教程通过LR给静物调出一种蓝调感觉的照片,蓝色给人一种安静、舒适的感觉,一张照片除了色调给人直接的感觉,所拍摄的物体也起了关键作用,所以具体和进行调色我们还是通过教程来学习一下吧,,可以通过具体的思路来进行学习。 ![]() 拍摄前期 首先,蓝色给人营造的是一种安静、舒适、带有一点小压抑的氛围。一张照片除了色调给人直接的感觉,拍摄的物体也起关键性作用。所以选择拍摄的主体不可以选择太过鲜艳、活泼的颜色和物体。并且取景要干净一些。 适合蓝调的静物有蝴蝶,水母,海,富士山,玫瑰花,绣球花等等。 相机参数的设置 ![]() 拍摄蓝色系风格的照片时,我会将相机的K值设置在5200左右。在相机的白平衡中往左下各偏移两格。 拍摄时间 蓝色系照片相比日系小清新来说,显得比较暗、比较沉稳。但不意味着就一定要在阴天、下雨、或者很暗的地方才能取景。我喜欢的蓝调追求的是一种比较舒适、安静的氛围。一般的拍摄时间是下午4:00到晚上8:00。在拍摄时尽量注意不要曝光,让后期的空间更大一些。 ![]() 后期 ![]() 【前后对比】 ①导入ps,打开camera raw ![]() 观察原片,可以发现原片色调有点太偏洋红了。所以首先调整色温色调,把色调往左偏移一些。 其次,照片很多细节都不够明显,先降高光、提阴影,降低白色色阶、提高黑色色阶使整张照片的细节都显现出来。 接着增加自然饱和度,降低饱和度,呈现一种低饱和的状态。 ②曲线调整 ![]() 这张照片是在下午快五点的时候进行拍摄的。可以看到照片整体,特别是天空(高光部分),有一点点太亮了。 通过RGB曲线的调整来降低画面整体的亮度,让画面变得更加柔和。 ![]() 接着调整蓝色曲线,给画面添加一点蓝色饱和度。 ③HSL调整 ![]() 色相中我只调整了蓝色的色相。因为原画面的蓝色太偏洋红,所以在色相中将蓝色拉回来一点。 ![]() 蓝色系照片不可一味偏蓝,在饱和度中降低了蓝色的饱和度,让画面蓝的更加舒适。 其次,降低灯塔(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灯塔)的红色,礁石的黄色,让画面更加和谐。 ![]() 降低蓝色的明亮度,让海的颜色更加沉稳,同时提高黄色明亮度,增加画面层次感。 ④相机校准 ![]() 调整完这些参数后,原片变成了这样: ![]() 调整完已经有了基本的色调了。 但是可以观察观察到照片发灰有点严重,接下来我们在ps中局部进行调整。 ⑤颜色局部调整 ![]() 青色主要调整天空的颜色、蓝色主要调整大海的颜色。 ![]() 白色主要控制画面中整体相对发白的部分。黑色增加礁石的层次感。 ![]() 做完这一步可以观察到照片已经不发灰啦~ ⑥最后的微调 ![]() 在色相饱和度中,我单独调整了蓝色,加饱和压低明度让大海更加深沉。 ![]() 加线性对比度曲线可以让照片灰度再次降低。 ![]() 最后一步,增加一点点黄色,让画面柔和一点。 最后出成图: ![]() 组图欣赏: ![]() |